少年時聽到鄧麗君的《采檳榔》:“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剛萌動的青春被撩撥起許多青蔥的幻想,然而見到檳榔樹卻已是鬢角斑白的中年了。
從??诘饺f寧興隆鎮(zhèn)的路上,海南當?shù)厝瞬粩嘟o我介紹各種聽起來熟悉卻從來沒有見過的樹種,當然離不開檳榔樹,在快速行駛的車里終究沒有看清檳榔樹長什么樣子。興隆鎮(zhèn)的康樂園酒店宛如大花園,讓人流連徘徊,晨早起來徜徉在熱帶花園中終于見到了檳榔樹的廬山真面目。檳榔樹乍看還以為是椰子樹,不免要憐憫他的孱弱,往樹頂看結的不是大個的椰子,而是小小的青色果子(也有黃色的),在樹冠下圍著樹干累累長了一圈,檳榔樹的樹冠比椰子要小,莖葉也短小許多,比椰子樹看起來要清秀些。檳榔樹瘦如竹竿,果實結在高高的樹冠下,實在難以相信采檳榔的小伙子如何能爬到樹頂上去,恐怕爬不到一半樹干就要折斷了。海南人說以前新女婿去見老丈人必須要送上檳榔,而且必須是自己親手采的,以此考驗新女婿是不是勇敢。熱帶作物研究院的專家說檳榔樹很有韌性,不容易折斷,我終究拿不出這樣的勇氣。檳榔樹還未曾長高時就開始結了果子,站在樹下即可以伸手采到,不過似乎是作弊,未來老丈人大概不會認可的。長在高處的檳榔海南人現(xiàn)在都用工具去采,也聽說有的地方訓練猴子爬上去采。我想很多人會和我一樣好奇,如果有采檳榔的旅游節(jié)目應該有不少人會去看。
海南人非常喜歡嚼食檳榔,大街上隨處可以看見賣檳榔的小攤,攤主在沒有顧客的時候用小毛刷將一種白漿涂在小葉子上,折成一個小三角將白漿包在里面。在出租車里我看見司機用牙撕開鮮檳榔的果皮,就著三角小包放到嘴里嚼,不久往車外吐出一口鮮紅的水,不明就里的人以為是吐血了,常嚼檳榔的人滿口牙都變成紅色的。田曙嵐先生在《海南島旅行記》說海南人嚼檳榔就著蔞葉和石灰一起嚼,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紅色的汁液。不知道海南人現(xiàn)在是否還是用蔞葉,不過那白漿聽說是貝殼粉,在臺灣,檳榔里放置荖花和石灰。蘇東坡寫過“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暗麝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的詩句。有人嚼檳榔會醉,如醉酒一般,蘇東坡到過海南,這詩不知道是不是在海南的親身感受,不過從詩中可以看出嚼食檳榔的歷史最少可以追溯上千年。不僅海南人,臺灣也很愛嚼檳榔,民國大家許地山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他臺灣的祖母因為貪吃檳榔遭遇人生之大不幸。
我國的檳榔大部分產(chǎn)自海南,湖南人更喜歡嚼檳榔,湖南人嚼的是加工過的干檳榔,海南的檳榔到湖南加工后價格翻十倍以上。湖南檳榔加工業(yè)有很大的規(guī)模,這些加工企業(yè)抱團成立了檳榔協(xié)會,對海南檳榔的收購價具有絕對的話語權,2012年底湖南人對檳榔收購價下了通牒,結果海南檳榔價格一瀉千里,對此海南人很是無奈。大家好奇湖南不產(chǎn)檳榔為何卻對檳榔如此酷愛?據(jù)《湘潭市志》記載:清順治六年(1650)正月,清兵將湘潭人屠殺殆盡,縣城所剩人口不滿百口。有一位姓程的安徽商人,得一老和尚嚼檳榔避疫之法收尸凈域,從此嚼檳榔習慣也就陸續(xù)延續(xù)下來。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內(nèi)居民患臌脹病,縣令將檳榔分患者嚼之,臌脹病消失,爾后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隨嚼之,久而成習。
檳榔是海南四大南藥之一,具有消積、化痰、療瘧、殺蟲、降血壓、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功效,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對檳榔的功效也有介紹。但是常嚼檳榔會致癌,除了加工過程非法添加外,嚼食檳榔本身也會致癌,因此凡事有個度,過則為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