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檳榔越嚼越有勁,
這口出來那口進(jìn),
交朋結(jié)友打園臺,(和事)
避瘟開胃解油性。
(二)
吊吊手,街上走,買檳榔,交朋友。
(三)
養(yǎng)妻活崽,柴米油鹽;
待人接客,檳榔香煙。
(四)
拜年不敢當(dāng),進(jìn)來吃檳榔。
(五)
檳榔似銀錠,故民間將此物象征財定。過去每年春節(jié)期間一些民間“贊土地”的到各家各戶鬧春、贊辭,祝賀春節(jié)。主人送口檳榔,贊土地者十分高興的贊:
老板是個財帛星,
拿錠元寶賞陽春。(指“贊土地人”)
(六)
每當(dāng)新婚之夜,農(nóng)村許多鬧新房的人都高興地接受新郎、新娘送的檳榔,并贊道:
新娘檳榔兩頭翹,
一口兩口我不要,
三口四口不為多,
我要五子大登科。
(七)
農(nóng)村歷來喜歡唱花鼓戲。逢年過年,唱得好的,觀眾向臺上擲檳榔。清人所作《潭州竹枝詞》中,對此有形象地描繪。
風(fēng)流妙劇話情揚,
艷姿嬌容雅擅長,
一串珠喉歌宛轉(zhuǎn),
有人臺下擲檳榔。
(八)
抗美援朝時,1954年志愿軍歸國代表團(tuán)柴川若等一行到縣城(現(xiàn)湘潭市區(qū)),一位姓黃的軍屬送他一包檳榔,上寫:“檳榔糖粒,打敗美帝,瓜子香煙,支援朝鮮”。一時傳為佳話。